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許淵沖 - 宇文所安先生,您說的不對

2016528日刊於《文匯報》,原題《文學翻譯與中國夢》

  

(作者許淵沖,為著名翻譯家,從事文學翻譯六十餘年,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北京大學教授。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

《文匯報》在世界讀書日發表了一篇關於《湯顯祖戲劇全集》中譯英的特別報道,報道中比較了外國人白之(Birch)和中國人汪榕培的譯文,結論說:「兩個譯本各有特色,但明顯可以看出譯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在理解和感受上的深淺之別。」這就是說:中國譯者對湯顯祖的戲劇《牡丹亭》理解和感受比外國譯者更深,換句話說,就是中國人的翻譯比外國人好。但是外國人有不同的意見。

《英語世界》2015年第3期第105頁上說:「在談及由中國政府資助並由中國譯者翻譯出版的英文版大中華文庫系列叢書時,美國著名漢學家、《中國文學選集》的編譯者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也表達了他的觀點。他說:『中國正在花錢把中文典籍翻譯成英語。但這項工作絕不可能奏效。沒有人會讀這些英文譯本。中國可以更明智地使用其資源。不管我的中文有多棒,我都絕不可能把英文作品翻譯成滿意的中文。譯者始終都應該把外語翻譯成自己的母語,絕不該把母語翻譯成外語。』」

宇文所安認為中國不該花錢讓中國譯者把中文典籍翻譯成英文,而應該讓英美譯者來翻譯;中國政府不該資助中國譯者翻譯出版大中華文庫系列叢書。這是一個中國譯者能不能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中國人能不能實現中國夢的大是大非問題,甚至是一個世界文化的大問題,非認真討論不可。

大中華文庫選用了《湯顯祖全集》譯者汪榕培英譯的《詩經》。《詩經.小雅.采薇》中有四個千古麗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四句先有英國譯者里雅各(Legge),後有中國譯者汪榕培的譯文,現在抄錄如下: 

1(Legge) At first, when we set out,(當我們出發時,) 
The willows were fresh and green;(楊柳一片嫩綠。) 
Now, when we shall be returning,(現在我們要回家,) 
The snow will be falling in clouds.(大雪紛飛如密雲。)

2() When I set out so long ago,(很久以前我出發時,) 
Fresh and green was the willow.(楊柳是嫩綠的。) 
When now homeward I go,(現在我回家去,) 
There is a heavy snow.(雪卻下得很大。)

比較一下兩種譯文,第一行相差不大,但汪譯押韻,比英譯更有音美。第二行英譯「楊柳」用複數,意美勝過汪譯。第三行英譯動詞用未來時,不如汪譯用現在時。第四行英譯形象化,意美勝過汪譯。總之,兩譯各有千秋:汪譯理解更好,英國人譯文表達力更強。現在再看中國外文出版社的譯文:

3When I left here,(我離開時,) 
Willows shed tear.(楊柳流淚依依不捨。) 
I come back now,(現在我回家了,) 
Snow bends the bough.(大雪壓彎了樹枝。)

比較一下三種譯文,第二行「楊柳依依」是依依不捨的意思,第一、二種譯文說是「嫩綠」,都沒有表達擬人化的楊柳捨不得士兵去打仗的意思,第三種譯文根據「垂柳」的英文是weeping willow(哭泣的楊柳),把「依依」譯成shed tear(流淚),可以說是遠遠勝過前兩種譯文;我讀到過多種英美人的譯文,沒有一種比得上外文社譯文的。再看第四行「雨雪霏霏」,第一種譯文比第二種更加形象化,第三種不但形象化,而且第二、四行進行了對比,兵士離家時楊柳依依不捨,回家時楊柳又給大雪壓彎了樹枝,象徵著給戰爭壓彎了腰肢的兵士,使景語成了情語,更能傳達原詩的意美;其次,原詩有韻,譯文也押了韻,傳達了原詩的音美;第三,原詩每行四字,譯文每行四個音節,傳達了原詩的形美。總之,第三種譯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遠遠地勝過了第一、二種譯文。為什麼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說「絕不該把母語翻譯成外語」呢?為什麼大中華文庫選用了汪榕培的譯本,而不選更好的外文出版社的譯本呢?這兩個問題就是中國文化不容易走向世界,中國文化夢不容易實現的兩個原因。

也許一個例子不容易說明問題,我們再看《文匯報》上《湯顯祖戲劇全集》中《牡丹亭·皂羅袍》的例子。

1)原文: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2)白之譯: 
See how deepest purple, deepest scarlet, 
(瞧,多美的紅花綠葉,有的深紅,有的淺紫,) 
Open their beauty only to dry well crumbling. 
(但都只向坍塌的枯井顯示美豔。) 
Bright the moon, lovely the scene, 
(月光照射著美麗的景色,) 
Listless and lost the heart. 
(令人心蕩神迷,)
——where is the garden gay with joyous cries?」
(但是發出歡樂笑聲的花園在哪里呢?)

3)汪榕培譯: 
The flowers glitter brightly in the air, 
(百花在空中閃閃發亮,光彩奪目,) 
Around the wells and walls deserted here and there. 
(但到處是坍塌的牆壁和乾枯的水井。) 
Where is the pleasant day and pretty sight」?
(愉快的日子和美麗的景色到哪里去了?) 
Who can enjoycontentment and delight」?
(誰能在這裏享受到「安逸和歡樂」呢?)

比較一下兩種譯文,第一行的萬紫千紅,白之重複用形容詞比汪譯只用一個動詞顯得更有力量,但第二行「斷井頹垣」只譯了「井」,第三行加了「月」。又不精確。第四行和前三行有什麼聯繫?兩種譯文都不清楚。我們來看看中國翻譯公司出版的譯文吧:

4)中國翻譯公司譯文: 
A riot of deep purple and bright red, 
(深紫淺紅五彩繽紛爭風斗豔, 
What pity on the ruins they overspread! 
(可惜百花齊放在一片廢墟之上。) 
Why does Heaven give us brilliant day and dazzling sight
(天為什麼給人光輝燦爛的日子,絢麗奪目的景色?) 
Whose house could boast of a sweeter delight
(哪一家能享受比這裏更甜蜜的歡樂?)

比較一下三種譯文,中譯公司第一句用了riot(五彩繽紛)這個名詞,可以說遠遠勝過白之的兩個形容詞。這就是說,中國譯者不但理解母語更深,而且在用英語表達的能力上,也不在英美譯者之下。第二句用了ruins(廢墟)來譯「斷井頹垣」,也比白之只譯「斷井」更加全面,比汪譯如何呢?這又有一個理解問題了。「斷井殘垣」是不是只限于「井」和「垣」,而不可以指別的廢墟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白之只譯「斷井」有所不足,而「廢墟」卻包括「斷井殘垣」在內,所以譯文不在汪譯之下,卻在白之譯文之上。第三、四句的三種譯文都不相同,到底誰是誰非?有無高下之分呢?這就要看原書的上下文了。下文說:「恁般景致,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意思是說:園中有這麼好的景色,怎麼老爺和奶奶從來沒有提到過呀?那「良辰美景奈何天」就可能是說:天下怎麼有這樣好的美景?「賞心樂事誰家院?」也可能是說:哪一家能在這裏欣賞美景,盡情歡樂呢?如果這樣理解不錯,那白之的譯文加了月光,問花園在哪里?就顯得文不對題了。汪譯提出兩個問題:問良辰美景到哪里去了和誰能享受安樂,也不知道根據什麼?只有翻譯公司譯文問天下為什麼會有這種美景,哪一家比這裏更歡樂和下文更好聯繫。由此可見理解中國詩詞歌劇之難,外國人遠遠不如中國人,而理解後,中國人用英文表達的能力卻不一定在英美譯者之下。所以徐志摩說:中國詩只有中國人譯得好。 

但是美國譯者宇文所安卻說不能讓中國人把中國詩詞譯成英文,因為他能把中文譯成英文,卻不能把英文譯成中文。他不知道,英美譯者理解中文詩詞不如中國譯者,中國譯者英譯中國詩詞卻不一定不如英美譯者。就以宇文所安為例,他譯杜甫《江漢》「古來有老馬,不必取長途。」把老馬識途譯成年老的官員了。譯李白《月下獨酌》「行樂須及春」為The joy I find will surely last till spring (我發現的快樂肯定會延長到春天),把及時行樂都理解錯了。表達能力也不見得勝過中國譯者,如《獨酌》「永結無情遊」:「Let us join in travels beyond human feelings.」中國譯者譯為Our friendship will outshine all earthly love (我們的友誼會使人間的感情黯然失色)outshine 就比beyond 有力。批評文章見《中華讀書報》39日第18 版,這裏不多說。中國人能否把詩詞譯成英文,這事有關中國文化能否走向世界,中國夢能否實現的大問題,所以就寫這篇小評論了。

回應文章:文學翻譯與中國夢 

參考資料: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3 則留言:

  1. 古典文學是中國人翻譯或外國人翻譯,其實都無妨。真正的問題,是硬要扣上「中國夢」這種無謂的政治宣傳口號。如果只是抱持著宣揚國威,而不是促進文化交流,譯文再好,也不會有人看。

    回覆刪除
  2. 現今21世紀,國際性教育機會/知識傳播(任何語文),還玩族裔分別?Owen 老伯好 out 呀!但我同意的一點是:即使神一般的天份,但如沒踏足翻譯語之國土浸淫一段日子,你不可能真正了解其文化。讀萬卷書 + 行萬里路,才能做就精英。

    不過翻譯之優劣,過了某水平,其實就很主觀。要考慮的就變了你是否熟悉你目標觀眾的文化背景了。我舉例:(3)「When I left here, Willows shed tear」之翻譯,普通英美讀者不會心領神會譯文「象徵」之領悟,除非譯文另有全首詩之註解(另文詳述整首詩意思及歷史背景),否則讀者一定莫明其妙(=不明奧妙)。

    詩詞歌賦,一半是玩文字技巧,另一半是玩暗喻技巧(allegory),所以絕對會是 untranslatable,即是就算是翻譯之神來翻譯,也會沒有靈魂。如果拗:聊勝於無,那讀者要明白,你看的,只是原文神髓之一二而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