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略談翻譯糾錯

2018年2月10日
 
看到有譯者談「糾錯的涵養」,短短幾段話,引起我頗大的興趣,有些雜亂的感想,希望藉機整理一下。

這位譯者說他與譯者前輩吃飯,聊到「糾錯」這老話題,前輩的想法非常清楚,使他無比敬佩:糾錯沒有問題,但糾錯大致有三種目的:一、分析、評價作品,包括出版社、譯者等;二、端正視聽,改正錯誤;三、成就自己,彰顯自己多厲害。

這位譯者認為「重點是為文動機偏向何者,是惡意抑或是善意」。

我想起之前中國媒體「介面文化」的「新譯者訪談」系列,每次都問受訪者一組相同的問題,包括「一部譯作出版後,你對於人們的挑錯是否會感到心驚膽戰?」我印象中是多數受訪譯者都表示歡迎讀者挑錯,只有極少數譯者委婉地表達了對此的疑慮,例如有譯者這麼說

//在英語裏有一個諺語叫「住在玻璃房子裏的人,不應該亂扔石頭」,我記得村上春樹把這句話改了一改,他說「住在玻璃房子裏的人,知道不能亂扔石頭」,因為村上春樹自己也做翻譯,就是說做翻譯的人就相當於住在玻璃房子裏的人,知道不能亂扔石頭。其實我以前在讀翻譯作品的時候也會覺得,這句話譯得不對,譯得不好,或者怎麼譯得那麼生澀、那麼僵硬,可能自己做了翻譯之後會發現這裏面的難處和甘苦,這也是我做了翻譯之後的一個態度上的變化。//

針對翻譯糾錯問題,數年前也有台灣譯者寫過一篇
「糾錯」是討論翻譯的理想方式嗎?,然後有讀者非常認真地長篇留言回應,內容頗有意思,有興趣者可以看看。

糾錯之於翻譯討論或評論,確實屬於頗低的層次,但糾錯可以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在多數情況下,翻譯如果連正確傳達原文的意思都做不到,那實在是對不起讀者和原著作者。當然,翻譯錯誤有些微不足道(不影響讀者掌握原文重點),有些則至關緊要(誤導讀者或使讀者無法理解原文),而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有時各人看法不一、難有定論。

回到譯者對於自己的譯作被糾錯的問題,我相信無論公開的態度如何,絕大多數譯者都不希望自己的譯作被挑出很多錯誤公開批評。這是人性使然,難有例外。這也正是為什麼有人公開糾錯時,許多譯者反應激烈。但如果有高人願意付出時間精力仔細指正翻譯問題,我認為這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值得珍惜。

回到前述譯者所談的翻譯糾錯目的,我認為至少還有第四種目的:針對自己看不順眼的同業,公開其錯誤,加以羞。前述譯者認為糾錯的動機是偏向惡意還是善意非常重要,我的看法略有不同。我認為對當事人(評論者和被評論者)來說,評論偏向惡意還是善意確實重要,因為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有意作惡總是不好的事,而被惡意針對的人難免會受傷害。但是對於公眾來說(雖然關心翻譯對錯的人不多,有能力判斷的人更少),評論偏向惡意還是善意不是重點,重點是評論是否指出了攸關公益的重要問題、評論者的重要論斷是否公允,對促進公益是否有幫助,而指出嚴重的翻譯錯誤,當然是有公益意義的事。

最後想講一點:凡人做事動機往往很複雜,難免夾雜個人好惡、偏見、私利考量,但公開的評論,我們實在不必那麼在意評論者動機如何,因為關鍵是那些公開的評論是否有見地,是否指出了攸關公益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