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略談翻譯糾錯

2018年2月10日
 
看到有譯者談「糾錯的涵養」,短短幾段話,引起我頗大的興趣,有些雜亂的感想,希望藉機整理一下。

這位譯者說他與譯者前輩吃飯,聊到「糾錯」這老話題,前輩的想法非常清楚,使他無比敬佩:糾錯沒有問題,但糾錯大致有三種目的:一、分析、評價作品,包括出版社、譯者等;二、端正視聽,改正錯誤;三、成就自己,彰顯自己多厲害。

這位譯者認為「重點是為文動機偏向何者,是惡意抑或是善意」。

我想起之前中國媒體「介面文化」的「新譯者訪談」系列,每次都問受訪者一組相同的問題,包括「一部譯作出版後,你對於人們的挑錯是否會感到心驚膽戰?」我印象中是多數受訪譯者都表示歡迎讀者挑錯,只有極少數譯者委婉地表達了對此的疑慮,例如有譯者這麼說

//在英語裏有一個諺語叫「住在玻璃房子裏的人,不應該亂扔石頭」,我記得村上春樹把這句話改了一改,他說「住在玻璃房子裏的人,知道不能亂扔石頭」,因為村上春樹自己也做翻譯,就是說做翻譯的人就相當於住在玻璃房子裏的人,知道不能亂扔石頭。其實我以前在讀翻譯作品的時候也會覺得,這句話譯得不對,譯得不好,或者怎麼譯得那麼生澀、那麼僵硬,可能自己做了翻譯之後會發現這裏面的難處和甘苦,這也是我做了翻譯之後的一個態度上的變化。//

針對翻譯糾錯問題,數年前也有台灣譯者寫過一篇
「糾錯」是討論翻譯的理想方式嗎?,然後有讀者非常認真地長篇留言回應,內容頗有意思,有興趣者可以看看。

糾錯之於翻譯討論或評論,確實屬於頗低的層次,但糾錯可以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在多數情況下,翻譯如果連正確傳達原文的意思都做不到,那實在是對不起讀者和原著作者。當然,翻譯錯誤有些微不足道(不影響讀者掌握原文重點),有些則至關緊要(誤導讀者或使讀者無法理解原文),而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有時各人看法不一、難有定論。

回到譯者對於自己的譯作被糾錯的問題,我相信無論公開的態度如何,絕大多數譯者都不希望自己的譯作被挑出很多錯誤公開批評。這是人性使然,難有例外。這也正是為什麼有人公開糾錯時,許多譯者反應激烈。但如果有高人願意付出時間精力仔細指正翻譯問題,我認為這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值得珍惜。

回到前述譯者所談的翻譯糾錯目的,我認為至少還有第四種目的:針對自己看不順眼的同業,公開其錯誤,加以羞。前述譯者認為糾錯的動機是偏向惡意還是善意非常重要,我的看法略有不同。我認為對當事人(評論者和被評論者)來說,評論偏向惡意還是善意確實重要,因為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有意作惡總是不好的事,而被惡意針對的人難免會受傷害。但是對於公眾來說(雖然關心翻譯對錯的人不多,有能力判斷的人更少),評論偏向惡意還是善意不是重點,重點是評論是否指出了攸關公益的重要問題、評論者的重要論斷是否公允,對促進公益是否有幫助,而指出嚴重的翻譯錯誤,當然是有公益意義的事。

最後想講一點:凡人做事動機往往很複雜,難免夾雜個人好惡、偏見、私利考量,但公開的評論,我們實在不必那麼在意評論者動機如何,因為關鍵是那些公開的評論是否有見地,是否指出了攸關公益的重要問題。

4 則留言:

  1. 感謝回應。雖然著重之處不同,但有交流、思考都是好事。

    回覆刪除
  2. 圈外人觀點: 觀眾當然不會理會糾錯者之「目的」!這種糾紛是圏內纠紛,因為顧客(買書者)沒本事分孰是孰非(能分我為什麼還看譯書?)。其他就是中立公平之路過閒人甲乙丙丁,剝花生旁觀豹虎相鬥,免費娛樂。嚴格來說譯者會處下風,因為觀眾對其有期望(正確翻譯),所以如糾錯者正確,即使態度不佳,觀眾第一感覺是譯者咎由自取。翻譯(或其他同類工種)有時對錯是主觀及角度問題(尤其意譯字譯之爭),所以可以有爭議。至於改錯之語氣態度,那一如世上所有工職,各人敏感度不同。有些人看每一句批評都看出言外之意,而言者其實無心。有些人認為所有批評都要以他閣下之「客氣」標準來傳達,但世界不環繞任何人而轉。如果做人要凡事顧慮每顆玻璃心之不同脆弱程度而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去呵護,那累!成年人還為批評而喊欺凌,某某是善意某某是惡意去三姑六婆硏究,婆媽!他真來惡意唇槍,又咋?能豁達去幽他一默最好,否則還他舌劍㖵!除非有人聘網絡打手來鋪天蓋地發言,那就是欺凌。娛樂圈政治圈就多這種情況,翻譯界?我估無人肯花這錢!

    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那句是喻「除非自問完美,否則莫去挑剔」。廣東話:敢出嚟彈,預咗要還。

    回覆刪除
  3. 我很欣賞章晉唯小姐的部落格,是少數我會不時主動查看有沒有刊登新作的地方。譬如這篇討論譯評的文章就深得我心:
    http://translator-miles.blogspot.co.uk/2013/07/blog-post_2411.html
    我對糾錯這件事本身沒特別想法,但部分糾錯者或支持糾錯者在遇到不認同自己的意見時(有時還只是「不同」意見,不到完全對立或不認同的地步),傾向把對方扣上「只想取暖不求進步」的大帽子,極為霸道偏執,令我十分厭惡。
    此外有些糾錯文除了細數錯誤,無甚組織架構或特別見解,條列得再怎麼仔細,充其量不過是張詳細的勘誤表?文章本身稱不上好。讓人無法讀完恐怕不能全怪現在有耐心的人不多,撰文者自己也要檢討。
    糾錯者寫得很用心?不辭辛勞利用公餘時間寫作?這樣很難得所以應該鼓勵支持?不好意思,某些被批得亂七八糟的譯者不也是「在正職之外耗費心力翻譯」、「譯得很用心」?難道這樣就可以免責或免於大家用高標準看待?如果糾錯者本身對譯者抱著極高要求,為了表示認同他們的標準,我當然也要抱著極高要求看待他們的糾錯文/譯評,非如此不足以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總之,就在下一介讀者兼譯者的角度而言,糾錯不一定等於好譯評,我真正期待的是有料又雋永的好譯評。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