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
中國譯本為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的《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台灣譯本為時報出版2017年9月出版的《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全新增修版)。
本人忝為台版譯者,在此回應中國讀者指出的六處不同(根據在書中出現的順序排列),列出原文並略為評論,供有興趣者參考:
一、資產與股票
原文:Berkshire
retains and reinvests earnings when doing so delivers at least proportional
increases in per share market value over time. It uses debt sparingly and sells
equity only when it receives as much in value as it gives.
中國版第19頁:波克希爾會留存利潤,並進行投資,長期而言,只要這樣做能夠令每股股價至少產生同比例的增長,它就會一直這麼做。伯克希爾會謹慎地使用負債,也只有在物有所值的情況下,才會出售資產。
台灣版第15頁:倘若保留盈餘再投資至少能讓公司每股市值按比例增加,伯克夏就會這麼做。該公司在舉債上非常節制,而且只有在至少能得回同等價值的情況下,才會發行股票。
評論:中國版譯錯了,sells
equity在這裡是「發行股票」而非「出售資產」。
二、 利潤與成本
原文:Buffett
emphasizes that performance should be the basis for executive pay decisions.
Executive performance should be measured by profitability, after profits are reduced by a charge for the capital
employed in the relevant business or earnings retained by it.
中國版第25頁:巴菲特強調,管理層的薪酬取決於其表現。管理層的表現以盈利能力作為衡量,而且是在扣除了公司相關業務的資本費用或留存利潤產生的利潤之後。
台灣版第19頁:巴菲特強調,經理人的薪酬,必須以經理人的表現為衡量基礎。而經理人的表現,則應以公司的盈利表現為衡量基準,而且必須扣除公司業務佔用的資本(包括保留盈餘)之成本。
評論:中國版譯錯了。巴菲特要講的是,評估管理層的表現應以他們替公司賺錢的能力為標準,而衡量營利能力必須考慮公司的資本成本(cost of capital),而公司佔用的資本包括公司的保留盈餘(retained earnings)。
三、增加持股
原文:In fact, we
would not care in the least if several years went by in which there was no
trading, or quotation of prices, in the stocks of those companies. If we have
good long-term expectations, short-term price changes are meaningless for us except to the extent they offer us an opportunity to
increase our ownership at an attractive price.
中國版第5頁:事實上,我們一點也不關心這些公司的股票好幾年沒有交易,甚至沒有市場報價。如果我們對一隻股票有良好的長期預期,那麼短期的價格波動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除非有人報給我們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價格。
台灣版第42頁:事實上,這些公司的股票如果好幾年都沒有交易、或是沒人提供買賣報價,我們是一點也不介意的。如果我們看好長期前景,短期股價波動除了讓我們有機會以誘人的價格增加持股外,對我們並無意義。
評論:台版譯文比較準確,中國版沒譯出they offer us an opportunity to increase our ownership。(那名中國讀者引述台版譯文時,將「短期股價波動」誤植為「短期股價沒有波動」。)
四、資本增值與資本利得
原文:Accounting
consequences do not influence our operating or capital-allocation decisions.
When acquisition costs are similar, we much prefer to purchase $2 of earnings
that is not reportable by us under standard accounting principles than to
purchase $1 of earnings that is reportable. This is precisely the choice that
often faces us since entire businesses (whose earnings will be fully
reportable) frequently sell for double the
pro-rata price of small portions (who se earnings will be largely
unreportable). In aggregate and over time, we expect the unreported earnings to
be fully reflected in our intrinsic business value through capital gains.
中國版第8頁:賬面的結果不會影響到我們的運作和資本分配的決策。在收購成本相近的時候,我們寧可購買那些根據標準會計準則,未在賬面體現出來,但實際可以帶來2美元盈利的資產,而不願購買可以在賬面上體現出來,但僅能獲得1美元盈利的資產。這正是我們經常面臨的情況,因為一個完整企業全部資產(所有利潤都在報表中體現)的價格有可能會兩倍於一個企業的部分資產(大部分利潤未在報表中體現)。從整體和長期來看,我們希望那些未體現的盈利,通過資本增值的形式體現在我們的內在價值裏。
台灣版第44頁:會計結果不影響我們的營運或資本配置決定。假設有兩項投資機會,成本相若,前者可帶來2元的盈餘,但按照通用會計準則,我們的財報不能納入這筆盈餘;後者可帶來1元的盈餘,但是可以納入財報中。在此情況下,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事實上,我們常面對這種抉擇,因為收購整家公司(盈餘可全數納入集團報表)的代價,往往雙倍於收購小額股權(盈餘基本上不會反映在集團財報上)按比例換算的代價。總體而言,我們預期這些不能反映在財報上的盈餘,將藉由資本利得反映在波克夏的內在價值上。
評論:這一段比較長,哪個版本比較達意,讀者可自行判斷。那名中國讀者似乎主要在意最後一句(其實前面部分的差異更顯著),認為「資本增值與資本利得是完全不同的意思」。Capital gain一般就是譯為「資本利得」,但在這裡可能予人相關投資已獲利了結的聯想,譯為「資本增值」確實比較好,有機會應該改過來。
五、市值與市場價值
原文:We feel
noble intentions should be checked periodically against results. We test the
wisdom of retaining earnings by assessing whether retention, over time,
delivers shareholders at least $1 of market
value for each $1 retained. To date, this test has been met. We will
continue to apply it on a five-year rolling basis. As our net worth grows,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use retained earnings
wisely.
中國版第10頁:我們需要定期根據結果反思政策。我們會考察留存在公司裏的利潤,長期而言,每留存1美元利潤,至少可以創造不少於1美元的市值。迄今為止,這個【1美元】原則都得以實現。我們未來會繼續以每五年為週期進行觀察。隨著我們的資產日益增長,留存利潤將越來越難以尋得運用良機。
台灣版第46頁:我們覺得高尚的意圖也必須定期接受績效檢驗。我們會檢驗自己保留盈餘的決定是否明智,標準是保留一元的盈餘,假以時日是否能為股東增加至少一元的市場價值。迄今為止,我們一直能通過這項檢驗。我們將繼續在五年期滾動基礎上應用這項檢驗。隨著波克夏淨值日益成長,要明智地運用保留盈餘也日益困難。
評論:一如上例,這一段較長,哪個版本比較達意,讀者可自行判斷。那名中國讀者主要在意「市值與市場價值含義不同」,但其實兩個版本的譯文有其他更重要的差異。
六、優質資產與優質企業
原文:You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one attitude Charlie and I share that hurts our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gardless of price, we have no interest at all in selling any good businesses that Berkshire
owns.
中國版第12頁:你們應該注意到,芒格和我的一種態度不利於我們的財務表現:無論價格如何,我們都沒有興趣賣掉伯克希爾所擁有的優質資產。
台灣版第48頁:請各位務必了解,查理和我均抱持一種會損害公司財務績效的態度:不管價格如何,我們完全無意出售波克夏擁有的任何一家優質企業。
評論:那名中國讀者認為「優質資產與優質企業完全不同」,其實兩者在這裡並非「完全不同」,但巴菲特無疑是在講其控股公司擁有的企業,而非泛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