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翻譯這檔事」那裡看到一位小說譯者細談翻譯與編輯工作感想(shorturl.at/moGY7),非常有意思。
一、有關翻譯錯誤
//我在做B類案件【必須對照原文的校對,常稱為外編】時發現,每一個譯者(目前為止沒有例外)都一定會有很基本的錯誤,其中不乏大師級的譯者。所謂基本錯誤是什麼呢?譬如說把河馬翻成犀牛。你能說這種錯誤出現代表該譯者英文不夠好嗎?事實上她能把一整段講政治局勢的複雜文字消化過後譯得通順易讀,而且沒有錯誤。所以要我來說,把書發給這個譯者絕對是正確的,但在編輯流程中把我這樣的螺絲釘加進去也是絕對必要的。我發現「細心」其實是一種不太普遍的特質,偏偏出版是一種像手工藝品的文字工,如果從頭到尾沒有人一字一字地去盯,難免就會有或多或少礙眼的瑕疵卡在優美的句子之間,非常可惜。//
看了這一段,隨即想起之前有同業前來指教,說「翻譯這種事真的沒有對錯,只有知音可尋」,後來有朋友說:「不曉得他敢不敢跟案主說翻譯沒有對錯?」
翻譯有對錯是常人都明白的道理,沒什麼爭論的餘地。翻譯的問題,有時確實不在於對錯,而是在於譯得有多貼切、有多好。此外,譯者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就是遇到不知所云的原文:你找十個人看同一段原文,可能會有八個人說根本不可解,然後另外兩人認為有多種可能的意思。如果無法找到作者或可靠的專家詢問,只能硬譯這種原文,此時翻譯確實「沒有對錯」。但我們總不能將少數情況當成普遍情況、將例外當成常態,然後不斷說「翻譯沒有對錯」,對吧?
引文說「每一個譯者都一定會有很基本的錯誤」,這應該真的,因為再小心的人也可能恍神出錯而不自知。但除了對譯者抱極大惡意或對翻譯工作非常無知的少數例外,很少人會因為看到若干基本翻譯錯誤就對譯者大肆撻伐。此外,錯誤有大有小:大者發生在關鍵地方,導人於盲;小者無關緊要,可以忽略。也因為這樣,要寫出完整公允的譯評是很費工夫的。
至於「細心其實是一種不太普遍的特質」,只要你曾與粗心大意、沒有條理的人共事,一定深有體會。
二、有關錢和鑑別翻譯品質的能力
//那為什麼不每本書都發外編呢?總歸來說就是一個錢字。以我為例,A的稿費是每字0.6元【A指翻譯,英譯中,以譯文字數算,0.6元當然是台幣】,B的稿費是每字0.08元,C的稿費是每字0.03元【C抓錯別字的校對,B與C都是以譯文字數算】。以300頁的書來看,約13萬字,做一本外編的錢大概一萬出頭,時間可能要10天至15天,試問有幾個人能靠接這種案件維生?我算是很幸運,住在家裡省了很多大筆開銷,又不用養小孩(雖說養了很多貓也是燒錢),再加上不愛打扮,所以可以任性地持續接B類案子。除了有校稿能力的人可能沒本錢接外編之外,事實上出版社可能連發外編的預算都沒有。就我所知,有發外編對過原文的書並不算多,畢竟一本書可能利潤才幾十塊,多發一次外編就多花上萬塊,而讀者往往並沒有能力鑑別一本翻譯書的品質,所以也不會反映在銷量上。//
在我看來,這一段的價值在於具體寫出了翻譯與審校工作(應該主要是英文小說譯成中文)的價格。如果一個人專做外編,一個月完成兩個案件,收入二至三萬台幣,他要怎麼生活?當然,勉強糊口還是可以的,但如果有能力仔細對原文校譯稿,有多少人願意收這種酬勞、做這種工作?真的接了這種工作的人,有多少會非常認真去做?
「讀者往往並沒有能力鑑別一本翻譯書的品質」,應該是真的;至於有此能力的少數讀者,除了少數奇葩,誰會花那個時間去做這種事?
有些人對翻譯工作沒什麼切身體會,但隨便瀏覽一下譯文,也沒對照原文,「譯得不好」的話就脫口而出。有些人沒有文字工作的經驗,對文字也沒什麼研究,卻不憚於基於沒什麼根據的個人想法,隨意指正別人的遣詞用字。這些都是職業譯者必須承受的問題。
三、出版業問題
//我覺得翻譯書的錯誤問題雖然背後有其無奈,但也不該放任同樣的情況一再發生。我能想到的解決方法是減少出書量,不要以書養書,然後在每本書上投入更多成本,外編是不可少的環節,而且稿費應該再高一點,然後設法把我這類校對狂找出來與譯者合作吧。//
這些想法是否可行,留待出版業者評估。
「翻譯這檔事」那裡有人說「其實稿子被外編改爛或改錯的例子也不少」,版主的回應是:「每一個環節都一定有能力不足卻魚目混珠、濫竽充數的人,譯者層面很多、編輯層面一定也有,不能因為曾經見過外編不好的例子就否定外編的重要。大問題還是在如何篩選各個環節的人選。」
我想到的問題卻是:出版業者可能根本就沒有勝任的人可以投入足夠的時間去「篩選各個環節的人選」。如果把關的人連好壞都無法分辨,那你可以期望什麼?
此外,以出版業現在的艱難境況,根本就不會有足夠的人才投入翻譯出版工作,所以有時可能是別無選擇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