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其中一個

2015年1月31日

「加拿大是其中一個內地資產階級移民的熱門選擇。」

這句話出自130日的香港蘋果日報,我覺得很彆扭,換作我會寫「加拿大是大陸資產階級移民的熱門選擇之一」(甚至連「之一」都可省略,而若不寫「大陸」,寫「中國」亦可)。

近年來這種「其中一個」的句法似乎愈來愈常見,我總是看不慣,不明白為何不寫感覺比較順的「之一」。我懷疑這是…one of the…的直譯,中文淪落到這種地步,當真悲哀,可是「與時俱進派」總是覺得毫無問題,而且會嘲笑批評者食古不化。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Writer, author and translator

2015年1月29日

Sit down and put down everything that comes into your head and then you're a writer. But an author is one who can judge his own stuff's worth, without pity, and destroy most of it. - Colette, author (28 Jan 1873-1954)

有朋友有創作的興趣,據聞曾寫小說,某日對我說:「別人的歌,始終是別人的歌。有考慮過唱自己的歌嗎?」

他的意思是翻譯別人的作品就像「唱別人的歌」,自己創作才是「唱自己的歌」。

我不是不想自己創作,只是根本不覺得自己能寫出多少有價值的東西。我想,有這點自知之明,應該是好事吧。

Colette說,作家能判斷自己寫的東西有多少價值,而且會毫不心軟地銷毀自己所寫的大部分東西。這種作家是值得敬重的。但我們看到一些現代作家卻不是這樣:只要作品有人讀有人買,他便不惜濫寫,絲毫不懂什麼叫珍惜羽毛。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商業冒險:華爾街的12個經典故事

2015年1月23日


這便是我12月趕譯的書,全書共12個故事,我負責第812個,字數超過10萬。前面七個故事是前輩譚天翻譯的。

本書作者John Brooks被譽為他那時代的Michael Lewis,而Bill Gates曾說:「在巴菲特把它借給我看20多年之後,在這本書首次問世45年以後,《商業冒險》仍是我讀過最棒的一本商業書。」

由此看來,如果你喜歡Michael Lewis,又或者你與巴菲特和比爾蓋茲品味相近,這本書應該適合你。從我翻譯的五個故事看來,作者確實是講故事的高手,即使你對商業世界興趣不大,看他的文章也絕不會覺得沉悶。因此這本書我還譯得挺愉快的。

以下是我負責的五個故事之簡介。

8. 美股史上最後一次囤積

小豬商店(Piggly Wiggly Stores)創始人、美國南方「鄉下人」克萊倫斯.桑德斯(Clarence Saunders)單挑華爾街賣空者,成功囤積小豬商店的股票,差點逼死該股的賣空者,但在紐約證交所干預下,加上個人為此次囤積背負巨債,最後功敗垂成,破產收場。

9. 華府高官的第二人生

律師出身的David Lilienthal曾主管田納西河谷管理局和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是華府備受矚目的官員。他結束公職生涯、轉投商界之後,成功發展起自己的事業,成為百萬富翁,得到很大的滿足感,但過程中不無掙扎,曾經害怕在追求財富中迷失自我。

10. 股東年會

企業的最終權力理論上掌握在股東手上,但實際上往往是並未握有大量股權的管理層掌控大局。股東年會是觀察股東與管理層互動的好場合,本書作者在1966年出席數家美國大公司的股東年會,發現積極發表異見的職業股東雖然未能帶給他更多有關公司事務的有用資料,但他們的存在對他了解公司最高主管的性格大有幫助。

11. 競業禁止問題

固力奇公司曾是美國太空衣領導廠商,該公司一名工程師遭同業挖角,引發一場眾所矚目的訴訟。固力奇要求法院禁止該員工將其商業機密用在新工作上,並禁止這名員工在其他公司從事太空衣相關工作。最後法院同意前半部分,但否決後半部分。

12. 英鎊捍衛戰

二戰之後,美英等國家建立布雷頓森林貨幣制度,以可按固定價格兌換黃金的美元為核心,其他貨幣則維持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在此制度下,國際收支出現問題的國家之貨幣,容易成為匯市投機客的攻擊對象。英鎊1964年便經歷了這樣一場危機,在美國和西歐國家的央行力撐下,才免於貶值。但因為英國經濟基本面持續不佳,英鎊最終還是在196711月被迫貶值。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In Plain Words: Annualised Rate

2015年1月13日
據我20012008年在通訊社工作的經驗,芸芸經濟數據中,對金融市場影響最大的一個,無疑是美國每月第一個週五公佈的上月份非農就業人口。美國每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當然也受重視,但對市場的影響,比不上每月的非農就業人口。
對經濟指標有研究的人,應該都知道美國季度GDPheadline number(最受矚目的一個數字)的涵義,不熟的人可能便沒有什麼概念。各國公佈季度GDP,一般會報與上季比較和與去年同期比較的成長率,但美國GDPheadline number卻兩者都不是。
以下說明摘自當年我在通訊社工作時寫的「In Plain Words: Annualised Rate」,適合對此問題有興趣的讀者細閱。

到底是年率還是季率?
200598日當天的「路透早報」為什麼會發更正?就是沒把「季率」還是「年率」說清楚。
原稿:…美國第二季非農生產力下修為較上季增長1.8%
更正版:…美國第二季非農生產力向下修正,與上季相較經季節調整年增率為1.8%
原稿的表述方式,很容易使讀者以為只是Q/Q,即較上季變動百分比。而原譯者認為基本上這樣的理解也沒有錯,因為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新聞稿中,對季度生產力的說明是:percent change from preceding quarter,又稱quarterly percent changes at seasonally adjusted annual rates,所以這個變動率無疑是與上季相比較得出的結果,年率化只是一種調整,重點還是在於與上季相比較,所以為求行文簡潔時,可只寫較上季增長1.8%,而寫成年增率則是錯誤的。
但這樣只簡單寫「較上季增長…%」,其實是不夠精確的,因為無法表達seasonally adjusted annual rates的「年度變動率」意思。

釐清定義
要真正解決問題,就必須回到問題的根源:到底這種與上一季度相比較,然後annualised,稱之為annual rateannualised rate的變動率,是如何界定的?代表什麼?
路透金融詞典收有以下詞條:
Annual Rate/ Annualized Rate 年率
1. 按月或按季公佈的經濟數據分別乘以124即為年率數據,如美國20049月房屋開工年率初值為189.8萬戶,新屋銷售年率為120.6萬戶。年率數並非代表實際發生的活動,僅是表示若本月或本季的活動水平保持下去,該項經濟活動一整年的水平將是如何
2. 將月/季度數據與上月/季比較,經統計上的調整,計算出以年率計的增長率,和直接與上年同期相比較(year-on-year)得出的增長率不同。美國及日本的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所公佈的增長率均屬此類.
3. 將某項經濟指標,如通貨膨脹率,一年的平均水平與上年的平均水平相較,所得出的年變動率.
*第三定義根據英文詞典照譯過來,感覺上有點不知所云。
本文所討論的就是第二定義下的年率。這種特殊的變動率,既是與上季相比較,又年率化(annualised),其實就是將我們所稱的季率(季度變動率,quarter-on-quarter change),換算成一個年度變動率這個特殊的年率代表的是:假設季度數值較上季的變動率持續不變,年度數值會變多少。換句話說,若本季較上季增長q%,本季的環比年率就是指若每一季均較上季增長q%,年度數值會增長多少。
這個「換算」的動作,只是將季率輸入一簡單的數學公式中,不需要做任何統計上的調整。所以,原路透詞典上用「經統計上的調整」這種說法不甚妥當,若有機會修改路透詞典,我會另起一個詞條,然後這麼解釋:

Annualised rate of quarter-on-quarter change 環比年率
環比年率是一種特殊的年度變動率,由季度數值較上季的變動率推算得出代表在該變動率持續不變下,數值一年會變多少。環比年率和直接與上年同期相比較得出的變動率,即同比年率(year-on-year rate of change)不同。美國、日本及新加坡公佈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及美國公佈季度生產力及單位勞工成本時,最受矚目的數字(headline number)就是環比年率。
環比年率是一種假設性的年度變動率,並非代表實際發生的數值變動。以美國2005年第一季GDP為例,當季GDP經季節調整、剔除物價變動的影響後較上季(2004年第四季)成長0.938%,較上年同期增長3.6%,最受矚目的環比年率則為成長3.8%──這是指若每一季的GDP均較上季成長0.938%,美國的年度GDP將增長3.8%,是一個假設性的年增率。

以上借用了中國大陸的譯法「環比年率」來稱呼這種變動率,是因為翻譯名詞一大關鍵是簡潔好用,而環比年率是本人迄今所見最準確簡潔的,同時包含了這種增長率的兩個概念——環比(Q/Q)與年率(annual rate or annualized rate)。中國報導數據時,習慣用環比同比來分別簡稱與上一月份/季度相比與上年同期相比,香港則用按月/按季按年,路透中文新聞報導國際數據時,則盡可能用最淺白的較上月/較上季較上年同期。敘述美國季度GDP這種特殊的增長率時,環比年率是最佳說法,可惜環比這種說法在香港及台灣均不普及,因此很多台港同胞看到環比年率可能會一時摸不著頭腦,需要加註說明才行:
環比年率係以季度變動率推算,代表在該季度變動率持續不變下的年度變動率.

從定義推想出計算方式
釐清環比年率的定義後,接下來要推想出計算方式就比較簡單了。我是這麼想的:
若第一季(Q1)數值是100季度增長率(q)保持不變為1.0%
Q2的數值就是1001+1.0%),
Q3則是Q21+1.0%),也就是1001+1.0%2
如此類推,Q8(翌年第四季)的數值是Q71+1.0%=1001+1.0%7
由此我們可以算出Q1Q8共八個季度的數值,第一年總值為Q1Q4的加總,第二年則是Q5Q8的加總。將第二年總值除以第一年總值,減去1,就可得出環比年率=4.1%了,其代表的意思是:若一個數值每季均較上季增長1.0%,該數值一年會增長4.1%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用來計算環比年率的第一年及第二年的數值,均是假設季度增長率不變,向前推算得出的,不涉及實際已發生的、本季之前的數值環比年率純粹只考慮當前季度較上季的實際變動率,以此向未來推算,至於上季以及再之前季度的實際變動率,均與環比年率無關。因此,我們可以說,環比年率是根據最新一季較上季的實際變動率計算出來的、未來式的假設性年度變動率。
為方便演示,設:
q=季度數值較上季的變動率,R=1+qA=環比年率,Qn=n季數值,
Q2=Q1*RQ3=Q2*R=Q1*R2Qn=Qn-1*R=Q1*Rn-1,而
A =Q5+Q6+Q7+Q8/Q1+Q2+Q3+Q4-1
  =Q1*R4+Q1*R5+Q1*R6+Q1*R7/Q1+Q1*R+Q1*R2+Q1*R3-1
  = Q1R4+R5+R6+R7/Q11+R+R2+R3-1
  = R41+R+R2+R3/1+R+R2+R3-1
  = R4 -1
A =1+q4 –1
環比年率(A)與季率(q)之間的關係,原來就是這麼簡單。
這公式其實也可以寫成:環比年率(A= Q5/Q1 -1,因為Q5=Q1*R4,故Q5/Q1=R4Q5即是第二年的第一季,A是拿Q5與上年同期相比得出的變動率。由此可見,環比年率其實是一種假設性的(假設季率在未來四季保持不變)、未來式的(依季率向前推算)同比年率有趣吧?

Chained dollars and annual rates
此處順帶說明一下以上季度GDP的數值:首先是chained (2000) dollars,這是指將各季GDP的名義值(nominal value,反映當季的物價)調整為反映2000年購買力的數值,根據以chained dollars為本的GDP所計算出來的變動率,就是所謂的實質變動率real rate of change),即所謂的經通膨調整變動率,也就是剔除物價變動影響的變動率。名義變動率是根據GDP名義值計算出來的,實質變動率約等於名義變動率減去通貨膨脹率。
接下來是seasonally adjusted at annual rates,經季節調整的年率,這裡的年率是路透金融詞典Annual Rate詞條下的第一定義,與美國月度房屋銷售的年率類似,是將季度數值乘以4(月度數值則乘12)得出的年率化數值,代表若經濟產出保持該季的水平,一整年的GDP會是多少。必須分清楚的是,這是季度GDP年率化數值,而不是數值變動的年率化變動率(即環比年率)。目前美國官方將兩者都稱為annual rate,這可能會引起一些混淆,環比年率英文若改稱annualised rate應會有助辨識。
美國商務部屬下的經濟分析局(BEA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在網站上的答問版中解釋了為何BEA要公佈年率化的數值(annual rates),答案是:為了方便比較。BEA舉美國個人所得為例,200312月個人所得年率為93,358億美元,2003年第四季個人所得年率為93,126億,2003年全年個人所得為91,874億,這三個數值可以很方便地直接相互比較。若是將12月個人所得還原為單月數值7,780億(年率除以12),第四季個人所得還原為單季數值23,282億(年率除以4),就不能直接拿來與2003年全年個人所得91,874億相比較了。就GDP而言,將季度GDP的數值年率化,可方便季度GDP與年度GDP之間的比較。
經季節調整(seasonally adjusted是為了剔除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以便數據更好地反映出經濟周期本身的態勢。BEA列舉了一些季節性因素的例子,包括:每年聖誕節過後,1月份消費者在珠寶、服飾以及消費電子產品上的支出都會下跌;因車廠需要時間調整設備以迎合新車款的生產,汽車的產量每年7月會下降;隨著廠商為冬季取暖需求做準備,取暖油的生產每年9月會增加。這些每年重複出現的季節性變動會扭曲季度或月度經濟數據,若不剔除這些因素的影響,季度或月度數據就無法較準確地反映經濟基本態勢。
綜合以上所述,根據這種GDP數值計算得出的季率、同比年率以及環比年率,均是經季節調整的實質變動率

環比年率vs.同比年率
讓我們對照一下近年美國季度GDP的環比年率及同比年率:
U.SGDP
% change
2001Q3
2001
Q4
2002
Q1
2002
Q2
2002
Q3
2002
Q4
2003
Q1
2003
Q2
2003
Q3
2003
Q4
2004
Q1
2004
Q2
2004
Q3
2004
Q4
2005
Q1
2005
Q2-R
Y/Y
0.4
0.2
1.0
1.3
2.2
1.9
1.6
2.0
3.2
4.0
4.7
4.6
3.8
3.8
3.6
3.6
Annualised
-1.4
1.6
2.7
2.2
2.4
0.2
1.7
3.7
7.2
3.6
4.3
3.5
4.0
3.3
3.8
3.3
Q/Q*
-0.35
0.40
0.67
0.55
0.60
0.05
0.42
0.91
1.75
0.89
1.06
0.86
0.99
0.82
0.94
0.82
*同比年率及環比年率均直接來自新聞稿,季率根據環比年率倒推得出。
細想環比年率的定義,再研讀以上數據,有以下幾點體會:
1.      環比年率較同比年率更能反映數據的最新趨勢,因為環比年率僅考慮最近一季較上季的變動率,根據此一季率推算出一個假設性的、未來式的年度變動率,而同比年率則反映了過去四季以來每季較上季的變動率,是實際發生的、過去式的變動率。如前所述,環比年率=Q5/Q1 -1,可視為未來式的同比年率
2.      環比年率的起伏會較同比年率為大,這是因為環比年率將最新一季的數值變動放大為年率,而同比年率則是反映實際發生的過去四季的變動情況。以美國2002年第三季至第四季的情況為例,GDP季率由增長0.60%驟降至0.05%,同比年率僅是由增長2.2%略降至1.9%,而環比年率則由增長2.4%急挫至0.2%2003年第二季至第四季的情況亦相當有趣,隨著季率的驟升猛跌,第二季GDP環比年率亦跟著劇變,而同比年率在第三季上揚至增長3.2%後,在環比年率第四季較上季減半的情況,第四季仍可續升至增長4.0%
商務部的BEA指出,一些本身波動較為劇烈的季度數據,如企業獲利,BEA只公佈較上季變動百分比,而不公佈環比年率,是因為將波動劇烈的季度變動放大為年率,可能會誤導大家。同理,月度數據如個人所得及個人支出,BEA也只公佈較上月變動百分比,而不公佈環比年率,因為這會過度誇大了數據的變動幅度。
3.      若季率一直保持不變,環比年率會與同比年率一樣;若季率在一段時間內大致呈現上升(加速擴張),則期間季度環比年率的平均值會高於同比年率平均值;若季率在一段時間內大致呈現下跌(增長放緩),則期間季度環比年率的平均值會低於同比年率平均值。也就是說,在景氣持續向好的時期,環比年率要比同比年率更能顯示出經濟的榮景
4.      這一點很重要:因含義不同,不能拿美國季度GDP的環比年率與歐洲季度GDP的同比年率比較。當然,若是比較一整個年度的GDP增長率,則不會有環比及同比的差別,因為這種增長率一定是本年度產值與上一年度相比較得出的。要比較不同國家的經濟數據,其定義、統計方法以及計算方式必須一致,否則很可能會得出誤導人的結論。敝人見過最離譜的錯誤,是台灣一本聲譽良好、頗受敬重的雜誌,將歐元區季度GDPheadline number,即較上季變動百分比(季率),拿來與美國季度GDP的環比年率相比較,藉此說明歐洲經濟表現相對於美國是多麼的不堪結論雖無誤,但推論中卻犯了低級錯誤。歐元區季度GDP僅公佈季率及同比年率,連後者也不應拿來與美國季度GDP的環比年率相比較,更何況是前者!
美國季度GDP以環比年率為headline number,按商務部BEA的解釋,是因為方便與完整年度的GDP增長率相比較。舉例,美國20032004GDP分別增長2.7%4.2%,而2005年第一季GDP環比年率為增長3.8%,由此可見第一季經濟增長勢頭不如2004年平均水準,但顯著強於2003年。2005年第一季GDP同比增長3.6%,這也是一種年增率,但因為這個增長率反映了過去四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狀況,不能視為單獨反映第一季的狀況,因此若拿來與完整年度的GDP增長率相比較,不可以得出上述結論。
必須強調的是,環比年率是一種特殊的年增率(假設性的、未來式的),與我們一般熟悉的季率(較上季變動百分比)及年率(同比年率)均不相同,翻譯時,一定不能譯為「較上季增長/萎縮x%」或「較上年同期增長/萎縮x%」。

結語:即日起,請大家起用環比年率此一譯名,每次提及時加註以下說明:
環比年率係以季度變動率推算,代表在該季度變動率持續不變下的年度變動〔可以視實際變動狀況酌予修改,例如將「變動率」改為「成長率」以更貼近原文內容。〕
以美國2005年第二季GDPpreliminary reading為例(第一次公佈稱為Advance reading Preliminary為第二次公佈,是修正值;Final則是第三次公佈,為季度GDP的終值),可寫:美國第二季GDP環比年率修正後增長3.3%(注意:環比年率為增長3.3%,「為」是不可省略的,切不可寫「環比年率增長3.3%」),然後在恰當位置附加以下註解:

環比年率係以季度GDP增長率推算,代表在該增長率持續不變下的年度GDP將增長多少。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也談翻譯薪事

2015年1月7日

有人在臉書「翻譯與譯者」社團轉貼Zen 20093月的文章〈翻譯薪事知多少〉,引來一些譯者議論,普遍認為文中提到的翻譯報酬偏低,例如有譯者表示,外國翻譯社一般稿件英譯中通常可以給每中文字5美分(約台幣1.5元),比台灣翻譯社普遍只給約0.3台幣好得多。

Zen的文章距今雖然已六年,但就我所熟悉的英譯中筆譯工作而言,文中提到的報酬是真實的,而且六年來大致未變。這六年來台灣民生物資漲價不少,但中低階勞工,包括一般譯者在內,薪酬基本上沒有長進,生活水準不進反退,這是人所共知的台灣基本社會現實。

我剛開始當自由譯者時,曾接某localization公司的案子,使用類似Trados的翻譯軟體,報酬為每原文單詞1.2台幣,如果以每一千個英文單詞平均譯出1800個中文字計算,相當於每中文字0.67台幣,與一般譯書工作的報酬相若。但這只是表面上的數字,因為localization公司會有翻譯資料庫,提供原文稿件時,會與資料庫的內容作比對,然後100% match的原文(也就是資料庫中已有相同的整個句子)字數不算,90% match的句子只算一個很低的字數百分比,諸如此類。七折八扣之下,你可以用來領報酬的實際字數當然顯著縮水,所以實際上報酬遠不如表面數字那麼好。這種localization的案子,內容往往枯燥繁瑣,交稿時間又緊迫,而且翻譯軟體對譯者自由發揮也有頗大的限制(例如要將兩句原文綜合為一句譯文會相當麻煩),我個人就不喜歡,所以很快放棄了這類工作。(後來那家公司推出其專屬的翻譯平台,接它稿件的譯者還要每年付平台使用費,真是精明的公司──可能精明過頭了。)

開始譯書之前,我還接過某台灣翻譯社的稿件,只做中譯英,每中文字1.0台幣。我也想做英譯中,但該公司提供的報酬是每英文單詞0.6台幣(相當於每中文字0.33台幣左右),我說我至少要0.9台幣,結果當然是接不到任何英譯中工作。翻譯社派的稿件種類繁雜,我接過的有公司的會議記錄、新聞稿、論文摘要等等,用來磨練譯筆是不錯,尤其是該公司有水準頗高的人負責審稿,還會提供審校意見給譯者。但是,我還是不大喜歡這種翻譯「零售」工作:每篇稿子通常不長,每天要接好幾篇,而且內容多數無聊,交稿時間又緊迫。每天光是在線上應付派稿的PM,就會浪費不少時間和精神,而且報酬實在不是很好。所以我開始譯書之後,也就不再接翻譯社的稿件了。

從接到第一本書開始,譯書、譯雜誌稿、譯基金公司的投資通訊(全部都是英譯中)便是我的主要工作內容。台灣譯書的行情沒有多少秘密:好一點的出版社,首次合作一般給千字中文600台幣,有些出版社最高只給700,少數可以給到800。當然,應該有些譯者可以領到更高的報酬。但是,你只要粗略估算一下,就知道譯書的報酬不可能高到哪裡去:一本書若有10萬字,千字700元,光是翻譯費用就要7萬台幣,而這只是整本書成本的一部分。如今實體書的銷量每況愈下,出版社願意給、能夠給的翻譯稿費,不降低或許就已經不錯了。

相對於接翻譯社的散稿,譯書可說是批發型翻譯工作:一本書譯出來的字數,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雖然報酬不算好,但我個人是喜歡譯書的。儘管接到的書不可能每一本都喜歡,偶爾還會譯到令人超級賭爛的書,但譯到內容有意思的書,得到的滿足感是可以彌補金錢報酬之不足的。當然,譯作出版,有實體書拿到手上,上面有譯者簡介,多少也有一點額外的滿足感。

雜誌稿給的報酬通常高一些(每中文字給1.2台幣,多數譯者都願意接),但少數招牌響亮的雜誌可能反而十分吝嗇,只願意給與譯書相若的報酬。而且這些價格,至少從我入行以來,六、七年來不曾調漲。基金公司給的報酬一般比出版業好一些,但好多少基本上視乎譯者的議價能力。

既然談到翻譯薪事,也順帶提一下譯者的另一辛酸──收錢難的問題。通常譯書合約是寫交稿後付一半的稿費,書出版後再付一半。但有些公司的實際執行方式是:交稿後通知你,公司票期兩個月,所以是交稿後兩個月付一半;書出版後再通知你,公司票期兩個月,所以另一半的稿費,可能是在交稿半年之後支付。這種公司很傲慢,根本不理會譯者的感受。不知道譯者是否可以這麼做?交稿日到了,發交稿通知給公司:敝人稿期兩個月,你兩個月後會收到稿子;屆時若沒收到,請再與我聯繫。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美好價值

2015年1月1日

在我譯過的書當中,《美好價值》(Good Value)算是比較有意思的一本。很難得香港NowTV讀書好節還有一集介紹這本書。

這本書比較難譯,我閱讀原文時,曾猶豫是否要接下來。但是讀完第一章的一個小故事之後,我就決定接了。這故事其實只有幾段,不妨貼在這裡:


印度加爾各答。達爾豪西廣場(Dalhousie Square)。1988年一個漆黑的夜晚。氣溫攝氏33度,濕度85%。提姆(Tim)下班後出席了一個酒會,正回到他停在街邊的汽車。提姆中學唸公學(public school;譯註:英國一種學費高昂的自費中學,學生通常寄宿,被視為貴族學校),如今事業發展不負人們的期望。完成學業後,他進入倫敦金融圈工作,如今是一家國際銀行的分行經理,派駐印度是公司幫助他發展事業的其中一步。在這裡,他薪酬豐厚,住一間很大的房子,有一名廚師替他服務,還有一輛漂亮的汽車。今天,提姆的車子引來了一小群小孩。他們是加爾各答的街童,數以萬計像他們這樣的兒童,在西孟加拉邦這個擁擠的首府掙扎求存。
提姆走近車子時,孩子們開始抗議。為什麼他要把車停在黑暗的街邊呢?難道他不知道,萬一車子發生什麼事而他又報警,警察會怪罪他們?他將汽車這樣子丟在街邊,他們可就得冒被警察逮捕的風險,或者至少可能會被打一頓。
提姆停下腳步,蹲下來跟孩子們講話。絕大多數西方人,事實上,可以說是在這個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時的首府工作、居住的絕大多成年人,都不會像提姆這麼做。提姆跟這些孩子說,只要他們能幫他看管車子,未來這輛車子的上下裡外,都可以讓他們睡覺。孩子們很難相信自己運氣這麼好。看著這名奇特的英國人開車離去時,他們心想:他會說到做到嗎?
他做到了,而且還不止如此。後來,其中一名小孩病得很厲害,提姆帶他去看醫生,這醫生是銀行的客戶。這名小孩需要一個地方養病,提姆就帶他回家。慢慢地,其他小孩也住了進來。不久之後,三十名街童擠滿了提姆的家。銀行發現這名年輕的分行經理花更多心思照顧街童而非銀行業務,於是將他召回香港的總部。但每個週末,提姆會飛回加爾各答,照顧這些小孩。不久之後,他就辭職,創辦了未來希望(Future Hope)這個慈善組織。
此後二十年中,他不辭辛勞,堅持不懈,經歷了許多成功與失敗:看著一些孩子長大成人,成就超乎他們的想像,看著一些孩子上大學,看著一些孩子跑掉,有時還會看到小孩離世。如今,未來希望照顧著超過兩百名兒童(該組織的具體事跡,可參考www.futurehope.net)。提姆結了婚,生了三名孩子。他和太太Erica視街童為大家庭的成員,他們的生活往往混亂、充滿意外與失望,但同時也無比充實、有意義。

這本書出版之後,沒有引起什麼注意,應該也不暢銷。我覺得有點可惜,因為它的內容其實很有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金融的王道》比台灣中文版早出版。我翻譯時特地去買來參考。本書作者葛霖自稱「非常高興我的書能在中國出版,與廣大的中國讀者見面」,而他還將簡體版送贈大陸一些銀行界人士。只是他可能不知道,簡體版譯者如何糟塌了他重視的著作。書中誤譯觸目皆是,在此舉一個特別好笑的,以饗各位讀者(出自該書第三章):

原文:Well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Kirghiz of the Russian steppes used horses as their main monetary unit. (Small change was given in lambskins).

簡體版翻譯:在進入20世紀後很長時間,俄國大草原上的吉爾吉斯人還在使用馬作為他們的主要貨幣單位(在交換羔羊皮上有小的變化)。

正確的意思:二十世紀開始很久之後,俄羅斯大草原上的吉爾吉斯人還是以馬匹作為他們的主要貨幣單位(找零錢則用小羊皮)。


這是台灣中文版的封面,我個人覺得有點簡陋,像是用MS Office隨意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