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社會物理學: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

20141122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Alex Sandy Pentland英文著作Social Physics的繁體中文版,大塊文化出版,121日上市。這是我替大塊文化譯的第一本書,非常感謝從我第一本譯作就開始合作的編輯盈華帶給我這個機會。

本書作者潘特蘭是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動力學實驗室(MIT Human Dynamics Laboratory)主任,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創業計劃主持人。他十多年前便主持全球第一個「賽博格」(cyborg)群體:所有成員生活和工作時,身上均配置以無線方式連結的電腦,戴著可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的眼鏡。這個實驗的許多構想,最終找到了實際用途:潘特蘭以前的學生如今正領導一些尖端商業計劃,如內建電腦顯示功能的Google眼鏡和全球第二大社群網絡Google+

所謂社會物理學(social physics),可說是應用大數據(big data)技術,研究意念和資訊的流動如何影響人類的行為。資料科技的巨大進步,無線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大促進了社會物理學的發展。潘特蘭在本書第一章這麼解釋社會物理學:

社會物理學是一門量化社會科學,描述資訊和意念流(idea flow)與人類行為之間確實的數學關係。社會物理學幫助我們了解意念如何經由社會性學習(social learning)機制在人際間流動,以及這種意念流如何決定企業、城市和社會形成規範,影響其生產力和創造性產出。它使我們得以預測小群體、企業部門,以至整個城市的生產力。它也能幫助我們調整交流網絡,可靠地提升決策品質和生產力。

社會物理學產生的關鍵見解,全都與人際間的意念流有關。這種意念流當然可見於電話或社群媒體通訊的形態,但也可藉由評估人們相聚的時間長短、是否去同樣的地方和擁有類似的經歷來觀察。我們在後續章節將會看到,意念流對了解社會極其重要,不僅是因為及時的資訊對維持系統高效運轉至關緊要,更重要的是因為行為轉變和創新,正是靠新意念的傳播和組合來推動。

聚焦於意念流,正是我選擇將本書英文書名取為「社會物理學」的原因。傳統物理學的目的是了解能量的流動如何轉化為運動之變化,社會物理學則是嘗試了解意念和資訊的流動如何轉化為行為之變化。

本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這段話:

我們有關人類自身和社會如何運作的許多傳統觀念是錯誤的。最好的主意並非只能來自最聰明的人,而是往往來自擅長彙集其他人想法的人。推動變革的並非只是最堅決的人,往往還有與同道中人保持密切聯繫的人。最能激勵人的不是財富或名望,而是同儕的尊敬和幫助。

正因為「最能激勵人的不是財富或名望,而是同儕的尊敬和幫助」,所以社群誘因(social incentives)才會那麼重要,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比經濟誘因更重要。這涉及人類在社群中的互動情況,本書有不少有趣的例子,頗發人深省。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作者談永續的數位生態

這段短片的字幕是我譯的,沒有原文文字稿,在網路上找到幾句,多少有些幫助。這是我第一次譯字幕,發現沒有文字稿譯起來真不輕鬆。後面有一句聽了好多次都不肯定講什麼,請教一位優秀的同業,得到答案,如釋重負。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作者談社會物理學
(這一段的字幕不是我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