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職業譯者的自我修練

2015726

日前有位老朋友,把他創作的小說第一章寄給我看,叫我給點意見。我瀏覽了一下,無法投入閱讀,便回他說「沒意見,不懂給意見」。

回頭想想,覺得這麼回應老朋友,太冷漠了一點,於是就再回他:

我沒有什麼文學造詣,所以你從事文學創作,是不用問我意見的。
但既然係老朋友,我就講一點自己的想法。
首先,你要問自己:你是很認真地要從事文學創作嗎?
如果是,那就要替自己訂出很高的標準,也就是要有職業作家的水準。(像我做翻譯,就必須有職業譯者的水準。)
另外,風格很重要。如果你的創作要以粵語入文,那大概要更用功。
我知道黃碧雲的得獎小說《烈佬傳》是以粵語入文的,你可以買來或借來看看。
另外,網路作家史兄(寫〈澳牛的黃昏〉那位史兄)以粵語寫作,很受歡迎,你可以參考參考。

我拿職業作家與職業譯者比較,可能不大恰當。我覺得當職業作家比當職業譯者困難得多,需要過人的天賦,而我其實也不知道怎樣才能達到職業作家的水準。

我自己在當自由譯者之前,在國際通訊社主要從事財經新聞編譯工作將近八年,有幾年時間還負責譯者培訓和品質控管,所以成為自由譯者時,在財經翻譯方面當然已經有職業水準。

所以我成為自由譯者之後,因為主要從事財經翻譯,在職業上遇到的困難,基本上不在翻譯技術方面。自從接到第一本書起,很幸運地工作沒有斷過,而我雖然也會接到一些相當困難或內容不喜歡的書,但我基本上是喜歡譯書的。

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工作紀律和個人心理,而兩者密切相關。

照理說,一名職業譯者接案穩定之後,工作效率即使沒有愈來愈好,至少也應該保持穩定。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因為譯者是人而非機器,情緒會起伏,效率會波動,判斷會出錯,加上外在的干擾,有時產出會出現驚人的跌幅。我在當自由譯者的第四年便遇到一個瓶頸,那一年工作沒有斷過,但我的產出(以收入計算)卻降至僅為產能全開狀態的七成。真是業績大倒退的一年(如果我是一家上市公司,股價應該會暴跌)。(那年我剪貼報紙文章的網誌,文章爆量,創出至今未破的年度紀錄,頗能反映我的心思去了哪裡。)

回顧頭四年的工作情況,我發現自己在頭兩年相當投入工作,第三年起可能因為開始上臉書,又關注香港時局,常常分心,效率明顯退步,到第四年香港爆發反國教運動,更牽動我的情緒,工作效率因此每況愈下。

不過,雖然台灣確實有一些產量驚人又穩定的譯者,但像我這樣效率波動的職業譯者,應該不在少數。隨便逛一下網路,都可以看到一些同業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例如接到難度超出預期的書,譯得痛苦萬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又或者工作進度估算錯誤,以致未能如期交稿,必須請求編輯通融等等。

職業譯者靠翻譯維持生計,除非家底夠厚,不必計較收入,否則絕對有必要維持良好的工作效率,保持穩定的高產出。至於實際要怎麼做才能保持高效能,各人情況不同,很難一概而論。不過,我自己是有個學習榜樣的。這個人的生活是這樣的:

以下是一個人一天虔誠的習慣:四時許起床,不用鬧鐘,下床後一杯咖啡、半個 scone或牛角包,坐在電腦前,即時進入工作狀態,絕不拖拉。七時許,早餐,簡單的多士之類,繼續寫,不說話,如果是寫小說,不聽音樂,一直寫,寫夠十頁 400字原稿紙,就停。十頁,一定停。每天如是約用四至五小時寫作, 4am 9 10am止,後開始跑步或游水一小時。運動後,做翻譯,至下午約二時,這天工作完畢,餘下一天按心情隨心意喜歡做什麼就什麼:聽音樂、散步、下廚等。文壇交際,不玩;評論譭譽,不理;傳媒訪問,不睬。寫作三十年如一日。(閱讀全文

你大概猜到了,他就是村上春樹。說來慚愧,我幾年前就曾想學村上的自律,結果是失敗、失敗、失敗(因為很失敗,所以說三次)。


村上最令我敬佩和羡慕的,是他的專注力:早上起來便非常專注地寫四到五個小時,然後就已經完成一天的大部分工作,剩下很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運動、閱讀、聽音樂、下廚等等。

相對之下,我的工作方式太沒效率了:經常到下午才開始翻譯,還不時滑手機。六個小時應該可以做完的事,因為不夠專心專注,往往拖到十個小時以上,結果工作之餘,也沒有什麼時間做其他事了。

我很厭倦這種無效率的工作方式。

前兩天譯到這樣的文字:「你應該捨棄複雜,追求簡單……不過,要踐行簡單原則,你必須心思純淨。心思是否純淨是關鍵所在。」

我想起自己中四和中五那兩年,正是心思純淨地準備中學會考,也沒有去想自己可以得到什麼成績,結果令人喜出望外。

我總認為忘我是一種理想境界:做一件事做到非常投入,才能忘我,才能發揮最高效率。可是我上一次工作到忘我,是什麼時候呢?

這一切其實都是個人心理問題:心思太雜亂,心很少能夠定下來。

剛好我手上在譯的這本書,有約一半的篇幅在講交易人的自我修練。作者說,一個人做金融交易的績效,幾乎百分百取決於他的個人心理。作者因此非常強調自我修練(work on yourself),認為有志做全職交易的人,必須花至少六個月時間,深入且詳細地了解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個人特質如何影響交易結果、想要達成怎樣的交易目標,並且下定決心投入交易、為自己的交易結果完全負責。

我覺得他說的即使不完全對,也有好幾分道理。所謂自我修練,達到自知之明是關鍵目標。一個人能自知,才知道自己追求什麼,才知道是什麼妨礙自己達成目標,才知道如何對症下藥、糾正問題。

譯者有自知之明,有助解決很多問題:因為自知,所以知道自己想做哪一類型的翻譯工作(有方向、有目標);因為自知,所以可以較準確地估計工作進度,避免拖稿;因為自知,所以自量,比較不會誤接自己無法處理好的工作,得以避免譯到痛不欲生;因為自知,所以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必須加強……

我希望從現在開始,好好努力,以期能夠「嚴以律己,天天用功,率性放鬆,掌握自己的節奏,堅持自己的步調。」

5 則留言:

  1. 偶然間閱讀到您這篇文章,啓發頗深,非常感謝:)

    從幾年前讀了一本「輕鬆駕馭意志力」的好書後,一直想下定決心規律安排生活,無奈一直一直失敗,只不過每再一次實行後天數有所增加,懶散後總是需要偶然間的文章幫助自己找回動力,這篇文章真是埸急時雨:)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看來大部分人都一樣啊,無法長久地嚴以律己。只好屢敗屢試,持續努力了。

      刪除
    2. 认同。 :) SALLY

      刪除
  2. 自律真的很難...尤其是遇到難翻譯的句子,就想停下來打一輪電玩。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錯,就是這樣子的。遇到難翻譯的句子,就想蒙頭睡一大覺。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