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Endowment Effect

2015年3月24日

翻譯時碰到專有名詞,我通常會上國家教育研究院(也就是國立編譯館,2011年改用現名)的學術名詞網,參考其譯法。

今日碰到Endowment Effect一詞,該網站提供的譯法為「秉賦效果」,網路上較常譯為「稟賦效應」或「稟賦效果」,也有譯為「原賦效應」或「原賦效果」。

這些譯法我都不滿意。

維基百Endowment Effect是行為經濟學的一項假說,指人們會只是因為東西是自己的,便認為它比較珍貴。這假說是基於這種觀察:同樣的物品,相對於從別人手上取得,人們往往願意付出較高的代價留住手上擁有的,即使他們根本沒有依戀該物品的理由,例如他們不過是數分鐘之前才取得該物品。舉個例子,你送一個杯子給某人,然後問他願意以什麼價錢賣出該杯子。他開的價格,很可能遠高於你向他推銷同一個杯子時他願意付的價格。

簡而言之,Endowment Effect的意思有點像中文成語「敝帚自珍」──較完整的說法是「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人們極為珍惜自己的事物。

目前流行的譯法「稟賦效應」是直譯自英文,但要從「稟賦」聯想到該詞的含義,實在是強人所難。「原賦效應」可能好一點點,但也相當牽強。這種翻譯,只是令讀者不知所云而已。

此詞我會譯為「自珍效應」,加註英文,必要時加上解說:行為經濟學的一項假說,指人們普遍認為自己的東西比較珍貴。

上述情況是譯者會碰到一種難題:專有名詞已有頗為流行的譯法,譯者即使很不滿意,也有從眾的壓力。譯者費心去想出自己認為更好的譯法,但是編輯和讀者是否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2 則留言:

  1. 剛好也是翻到這詞,就查到了你的部落格。
    其實真的很糾結,因為雙語字典裡寫的和主流在用的名詞不一樣,更討厭看到一堆中國用詞來破壞台灣既有的翻譯用詞。但決定權在編輯手上,只能都寫在註解裡給編輯參考了。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