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信心比10年前更小」

2015年4月19日

王偉雄教授提到《852郵報》一篇報,認為標題「清華外籍教授:對中國走向開放 信心比10年前更小」有問題。

文中那位清華教授貝淡寧(Daniel A. Bell)原本是說:I am confident that things will loosen up eventually. I confess, however, I was even more confident 10 years ago.

852郵報》的報第一段說「貝淡寧……表示對中國會自主開放的希望比十年前有所減少」,最後一段說「貝淡寧始終相信,開放是中國共產黨最佳的選擇。他對中國最終會開放有信心──不過10年前的信心更大」。

這兩段意思基本正確,問題出在標題。貝淡寧的意思是:他仍然相信中共最終會放寬管制,減少侵犯公民的基本自由,但他承認比起10年前,他的信心已有所減弱。但是,如果我們只看標題「清華外籍教授:對中國走向開放 信心比10年前更小」,一般會理解為這位教授10年前對中國走向開放已經不是很有信心,如今是更悲觀了,因為「信心比10年前更小」馬上令人想到的是:10年前信心已經算小,如今是更小了。

這種問題可說是機械翻譯之惡,約兩年前,我曾每週審校對岸譯者十多篇譯稿,發現類似問題非常普遍,當時曾有筆記如下:

「更傳統」、「更嚴格」、「更小」……

審校譯稿,深感機械翻譯之可惡。譯文錯漏百出,自以為是,像某教授的暢銷譯作,自然是譯界的恥辱。但即使沒有那麼嚴重,機械的翻譯也足以扼殺閱讀樂趣,並且誤導讀者。

數週來一再碰到,改不勝改但堅持要改的一個翻譯錯誤,是譯者看到英文more + adj.(或直接用比較級形容詞,如smaller)就一律譯為「更xx」(xx為形容詞)。今日隨便就找到三例:

1. 更傳統的勳章獎勵修復老舊自行車等活動
說明:兄弟,是「較傳統的勳章」。你說「更傳統」,言下之意是其他勳章已經是傳統類型,而這些勳章更加傳統,但作者明顯不是這意思。

2. 解決他們的行業是否需要更嚴格監管的疑問
說明:兄弟,是「較嚴格監管」。你說「更嚴格監管」,言下之意是原本的監管已經是嚴格的,現在可能需要更嚴格的監管,但作者明顯不是這意思。

3. 對沖基金要想生存,這個行業就必須變得規模更小、更適度
說明:兄弟,是「規模較小,操作較節制」。文章本來就是在說,對沖基金業過度擴張,規模太大,現在應適度縮小,才能健康運作。「規模更小」的含意卻是本來就已經是小的,現在要變得更小。

這些人翻譯時,像是不帶腦袋一樣。社會充斥著無腦之人,胡言亂語也就成了標準語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