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廣東雅言

2016623

我寫〈本地語言的力量〉一文,例子是順手拈來,借題發揮講一點零碎的感想。

但有認真的網友留言:「贊成你的基本主張。不過舉的例子都偏向粗俗,反容易使人認為本地語言沒文化水準,其實不然。例如台語,除了俚俗的表達方式,許多生活用語是很文雅的,像『牽手』(配偶)、『離緣』(離婚)等等都頗有韻致。」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於是也想談談廣東雅言。

但我學識有限,談這課題是很吃力的。不過,既然是個人網誌,我就不揣淺陋,拉雜談談。


香港民俗學家陳雲有本著作,正是以「廣東雅言」為書名。這本書我未看,但以我閱讀陳雲「中文解毒」系列著作的經驗,應頗有可觀。謝孟謙〈正常中文〉一文略有介紹。《廣東雅言》當中有一篇是〈各位同學,廣東有禮〉,整理出廣東話常用的敬語,相當有意思。當然,當中很多用語並非粵語專有,國語也用,但確實粵語應該是用得較普遍和自然。你看完該文,應不難感受到粵語古意盎然,日常用語也多用簡潔的文言,而且絕非惺惺作態,確實是日常用語。 陳漢森老師在〈從古詩文中尋找粵語〉一文中,便信手舉出多個例子,說明粵語日用語可在古詩文中找到,包括「後生」、「老母」和「隔籬」。日前有無知之徒說「老母」本身是粗口,真是胡說八道(但「老母」二字的確常用於廣東粗口)。

〈各位同學,廣東有禮〉一文談到長輩送客時一句「好行」,令作者有他鄉遇故知之感,粵語人應該有共鳴: 

//19979月,我到北京師範大學,拜會恩師鍾敬文老教授,鍾老是中國民俗學泰斗,是我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寫博士論文的中國顧問老師。傍晚在職員宿舍小紅樓拜訪,全程用普通話交談,臨行,鍾老出門親自握手送客,吐出一句廣州話:「好行。」頓然有他鄉遇故知之感。//

當然,現在說粵語的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告別時通常會說「bye bye」而非「好行」,但「好行」確實是地道粵語。之前曾有同業提起,她翻譯時寫「換言之」,被編輯要求改為「換句話說」。這樣改我沒意見,但或許台灣人不知道的是:香港人口語是講「換言之」而非「換句話說」!

談廣東雅言,大概不能不提粵劇。近年因為白先勇努力推廣,崑曲頗受青睞,我覺得這是好事。但論文辭之美,其實粵曲也有很多精品,而英年早逝(42歲)的唐滌生對此貢獻尤其大。他改編的《帝女花》是粵劇戲寶,〈香夭〉一節的唱詞深入民心,粵語人幾乎無人不識唱這句「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維基百科舉了兩個例子,說唐滌生先生的作品文辭清雋雅麗、音韻和諧繞樑: 

//「畫欄風擺竹橫斜,如此人間清月夜。愁對蕭蕭庭院,疊疊層台。黃昏月已上蟾宮,夜來難續橋頭夢,飄泊一身,怎分派兩重癡愛?不如彩筆寫新篇,也勝無聊懷舊燕,誰負此相如面目、宋玉身材?」(《再世紅梅記》之「脫阱救裴」)

「攜書劍,滯京華。路有招賢黃榜掛,飄零空負蓋世才華。老儒生,滿腹牢騷話。科科落第居人下,處處長賒酒飯茶。問何日文章有價?混龍蛇,難分真與假。一俟秋闈經試罷,觀燈鬧酒度韶華,願不負十年窗下。」(《紫釵記》之「燈街拾翠」)//


對唐滌生戲曲創作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新版《唐滌生戲曲欣賞》,小思老師為該書寫了一篇〈唐滌生一腔心事〉。

論當代文化影響力,香港盛世時期的電視劇、電影和粵語流行曲,應該遠大於粵劇。而粵語流行曲的歌詞,也頗能反映粵語文學水準。香港粵語填詞人名家輩出,創作力驚人的林夕仍然活躍,成就不用多說。林夕的前輩盧國沾、黃霑都是文學造詣高超的創作人,而且都非常多產。本身是大明星的許冠傑,也是才華洋溢、風格多元的填詞人。

這些填詞高手的佳作多不勝數,但我現在想到的是潘源良寫的〈望月〉:

狼在叫 雪正飄 月似鏡子天上照
路正長 酒樽搖 任那孤單心裡燒
情逝了 愛已消 傲向孤高清月笑
若聽到 我的話 願訴心聲好醉掉
在這黑暗中悠悠獨照 你應知一切的奧妙
但你不作聲不照料 任你我各自困擾Oh 
你會否聽到呼叫 慰解此心到破曉 你會否聽到呼叫 Ah 
人在變 獸與妖 面似坦率心在笑
雙手搶 尾巴搖 競向天公比折腰
情共愛 也煙消 俗世祇堪風月照
洗不清 刷不掉 是那鬥爭的浪潮
狼在叫 雪正飄 月似鏡子天上照
路正長 酒樽搖 任那孤單心裡燒
人在世 四方飄 就似根本不重要
水中花 鏡中月 誰來渡我風雨橋
就算哭笑中豪情未了 終於都會消耗掉
讓我舉這杯再對月 就算這世情難料



這首歌詞文白夾雜,說不定有些人會覺得不倫不類,但我覺得它頗有粵文特色,也寫得相當美。

寫到這裡已夜深,就此打住。

12 則留言:

  1. 中國文字是沒有所謂「本土化」,只有「口語/俚語」文字才叫本土。如不涉口語俚語,香港人寫的小說/文章,台灣人/內地人看得懂吧(& vice versa)?唐滌生的粵劇是中文,不專屬於任何「地區」雅言。香港本土的,例子是粵曲「唐伯虎點秋香(求神)」「萬惡淫為首(乞食)」等等。

    本土方言當然有雅有粗,表達善意正能量的就是「雅」,穢言猥瑣的就是「粗」,簡單直接之分析。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中國文字確有「本土」,即白話文。只是今日白話文一概從北京土語,取代文言。《紅樓夢》用的是北京白話,《海上花》用的是蘇州話,廈門一帶有傳教士依廈門方言發明的羅馬字,到現在台灣基督徒仍有人在使用。戰前文人仍有文言教養,一般社會也可以接受,不覺隔閡。但這跟本土語言確實是有落差的。

      刪除
    2. 若如此概論,那以文學白話文作品而論,就根本沒有「中國文字」,只依個別作者有成千上萬「本土」文字,不是嗎?其實小說中人物交談,總會帶點地方色彩吧?

      我偶像老舍的是典型京片子,曹雪芹也是北京旗人背景吧?

      刪除
    3. 若要認真究論定義,「中國文字」所指為何,確實頗可質疑。這個部落格所用的方塊文字,日、韓等國皆曰「漢字」,中共則稱此為「漢語」,現在中國境內所流通的文字,尚有蒙古文、維吾爾文、藏文、朝鮮文等,他們也可以稱為「中國文字」。
      若曰「漢語」文體,則今日華語圈均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書面文取代文言,成為一般通行的文體,毋庸再議。但說沒有地方性的書面文表現,則不確。就算是一般文章,也可以看出中國、台灣、香港些許習慣落差。這就可以稱為本土化的表徵。

      刪除
    4. 我之「中國文字」指「中文」,街頭巷尾普羅大眾之用詞。歸根到底,「認真」下來,閣下只是要去「中國文字」之「中國」兩字而矣。好,沒問題!那文中所列唐滌生的那段歌詞,就單文字,沒作者+出處資料,我問你:什麼文字寫的呀?你果真憑那段文字可斬釘截鐵答:廣東文字!得,啥也別說了,咱少壯不努力沒這能耐,甭論了。。。

      刪除
    5. 據聞西方傳教士也曾為粵語創立一種拉丁文字的讀法和寫法。只不過不流行而消失,反而由某些廣東人帶到東南亞去,個別團體私下流行。

      刪除
  2. 好歌單靠詞是不夠的,「望月」這作曲,差。我就喜歡「天蠶變」,曲詞唱完美組合。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覺得「望月」好聽。「天蠶變」正是盧國沾先生的詞,確係傑作。

      刪除
  3. 台語也用「後生」、「老母」,這兩個詞在台語絕對是「雅語」,絲毫也不粗俗。
    台語「牽手」雖然有人認為是源自「平埔族語」,但是中央研究院的翁佳音博士認為此一稱呼南洋華人也有,所以有可能是南洋用語隨荷蘭據台而成為台語。
    至於「離婚」稱「離緣」,台灣(與中國漢人)只有「出妻」,沒有「離婚」,所以「離緣」是來自日本話。
    如同台灣稱「吐司麵包」為「俗胖 siook-phang2」,「phang」源自葡萄牙語「pan 麵包」,但是「siook」不代表台語的「便宜 siook」,日本人今日稱「吐司麵包」為「俗胖 siook-phang2」,這是來自日本語。
    總之,語言來源之類的討論,不可以憑空自由聯想,應求文獻記錄。否則,會像台北「劍潭」為鄭成功插劍出泉水,「鶯歌」地名來自「鄭成功射殺妖精鸚哥」一樣,胡謅亂編,對討論沒有幫助。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後生」、「老母」也是潮州話的常用語。潮州話屬閩南語系。不過我對這些都沒什麼研究,所以這篇寫得很勉強。

      刪除
  4. 離婚,還有一個詞叫:離異。

    回覆刪除
  5. 這是一個有趣的例子: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6/06/blog-post_26.html

    回覆刪除